close

  烏克蘭權力更迭的usb動力方程及其啟示
  作者 債務整合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與地區發展研究院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成
  以亞努科維奇東森房屋被罷免和反對派重量級成員季莫申科出獄為標誌,過往三個多月始終呈現波詭雲譎態勢的烏克蘭政局總算迎來了短暫的寧靜。但這絕不意味著動蕩和無序的因子隨著烏克蘭政權的迅速更替就自然消解。
  對於這一場危機的起承轉合,很多人猜到了故事的開頭,但卻沒有猜中複雜的進程,也很難預測最終的結果。誰能想到,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反覆權衡最後不得不選擇與俄合作以免國汽車貸款家經濟猝死的亞努科維奇會遭遇到如此大的國內抗議。誰會意識到,一輪輪較量會造成那麼大的人員傷亡。又有誰預料到,剛剛和反對派簽署了和平協議,烏最高領導人就被迫連夜倉惶逃離基輔並至今行蹤成疑。
  這段時間,整個國際社會目睹了一個轉型國家的精英和大眾在權力爭奪方面的諸多異象。處於俄羅斯和歐盟兩個超大規模國際關係行為體之間的烏克蘭的未來命運已經二手餐飲設備台北越來越令人擔憂。
  橫向看,類似的政治力量兩極化格局以及隨之而來的持續對立、無序抗爭和社會分化在後蘇聯空間內似乎曾是一場經典劇目。二十多年前的莫斯科見證過當局與反對派的激烈對抗,並以炮打“白宮”和著名的93憲法結束了國家構建的第一步。
  但還是有人認為,烏克蘭是烏克蘭,俄羅斯是俄羅斯。二者的政治文化不同。在這個先天具有分裂性格的國家各派政治力量善於達成妥協。即便是2004年的“橙色革命”,所昭示的也恰恰是這種政治心理和政治文化架構。
  問題是,暴力的1993年為俄羅斯在後蘇聯時期的政治發展劃定了基本議程,而時下的烏克蘭似乎仍陷於固定的歷史軌跡之中難以自拔。嚴重對立的當局和反對派對於烏克蘭的未來都沒有靈丹妙藥。國家建構和民族建構進程迄今遠未完成也預示著,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的未來發展不確定性遠大於確定性、動蕩性遠大於穩定性。
  值得註意的是,少數激進力量在亞努科維奇的倒台過程中發揮了臺柱作用。在很大意義上,是這群人,而不是作為精英的反對派政客在左右著整個政權遞嬗的議事日程。在他們一波接一波的抗議聲浪中,亞努科維奇連借助在歐盟調停下與反對派簽署的讓權協議試圖體面離開的一絲絲可能都被剝奪了。
  曾經在2004年“橙色革命”和歷次反政府示威游行中扮演組織者角色的反對派可以利用普羅大眾對亞努科維奇當局的不滿謀求政治紅利,但也代表不了在首都和地方上與當局警力直接衝突的激進力量。
  這種被此前多作為邊緣性政治力量的少數抗議者左右的以非理性的方式勝利推動的非典型政權更迭現象應該引起關註。理論上講,這可能是繼以非社會主義威權政體為奪權對象的“第三波”、以蘇聯東歐劇變為代表的“第四波”民主浪潮後生成的“第五波”反政府浪潮。在社交媒體日益發達的全球化時代,“第五波”的鮮明特征就是精英的草根化、抗議運動動員機制的網絡化、奪權方式的極端化和暴力化。在某種程度上,烏克蘭國內外的政治力量都在被一小部分激進力量牽入一場承擔不起但又不得不加入的激烈博弈。
  倒亞過程中獲益的烏克蘭政治家們在明知道有諸多問題難以解決的情況下,仍然毫不猶豫地把加入歐盟作為自己絕對優先的政策選項。他們不是不清楚,此舉只會撕裂烏國內的東西部二元對立但共存的脆弱認同結構。但在權力面前,誰又敢忽視群情激昂的民意呢!即便清楚地知道這是一把雙刃劍,忙著搶占後亞努科維奇時代權力架構中優勢地位的反對派精英也會飛蛾撲火。
  而民意又都是理性的嗎?歐盟真的願意馬上接納烏克蘭嗎?俄羅斯能夠接受這樣的局勢演變嗎?烏即便入歐就能化解國內由來已久的東西部認同隔閡嗎?烏克蘭做好了全面改革內政和經濟的準備了嗎?能承受其中的巨額成本嗎?在必然會經過陣痛期的情況下,老百姓的不滿情緒會再通過一場場權力更替釋放嗎?西方或許在烏政權變化之後一時得利,但可以承受住俄的強勢反彈嗎?
  在基輔街頭及各地與當局激烈對抗的群體沒有意識到,或者不願意意識到,烏克蘭當前的困境絕不可能通過一場走馬換將的政權更替就得以自動消除。即便是歐盟在極端情況下同意烏克蘭火線加入也絕不意味著福音就此來臨。那種認為一入歐盟百病除的想法實在是圖樣圖森破!他們將會很快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俄羅斯知名政治分析家、國防與外交政策委員會主席盧基揚諾夫曾指出,在所有後蘇聯國家中,烏克蘭被認為在政治力量組合上擁有最接近於西方公民社會的網狀結構,因而也最容易受到西方的影響。由此我們可以發現,這實際上是一場糅雜了國內和國際因素、作為認同的精神因素和作為利益的物質因素在內的結構性矛盾體,在少數精英忙於操縱民意爭權奪利的過程中急劇釋放破壞效應的複合型危機。當民主僅僅是權力的工具時,至少可以預期烏的短線動蕩是難以避免的。而從長遠看,如果國際社會,尤其是俄歐無法就烏克蘭危機提出一個建設性的、超越現有的贏者通吃模式的方案,烏即便可以一時通過政權更替釋放出動蕩因子,但遲早會重覆外交選邊站與內政東西分裂的惡性循環。
  烏克蘭的形勢發展已經表明,一個國家擁有理性的發展戰略規劃有多麼重要!一個民族形成統一的身份認同有多麼重要!一個社會保持和諧穩定有多麼重要!一個政體發展成熟的政治文化有多麼重要!而作為當權者,保持廉政勤政和真正代表人民利益有多麼重要!
  當烏克蘭的各路政客還在重覆著20多年來永恆不變的政策辯論話題和話語體系,但又提不出超然於左顧親歐右盼親俄的第三條道路時,任何一場政治變遷都只會產生城頭變幻大王旗的錶面效果,而解決不了實質問題。危機已經開始,危機必將持續!  (原標題:楊成:烏克蘭權力更迭的動力方程及其啟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wujfxootndx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